灣雲豹(學名: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屬於台灣特有亞種的貓科動物,也是台灣島上最大型的野生動物之一。儘管自80年代中期起,便無人再親眼看到野生台灣雲豹的蹤跡,然而,牠一直被視為是最珍貴的野生動物,甚至屬於台灣原住民之一支的魯凱族好茶部落,還認為他們的祖先就是從台灣雲豹變來的。台灣雲豹原為棲息在中低海拔闊葉林間的大型貓科動物,在土地被大量開發之後,台灣雲豹被迫遷往高山,最後的棲息地是玉山和大武山。
台灣雲豹的簡史
考古學者在距今3000多年的台灣卑南遺址當中,曾經發現過3件陪葬用的人獸形玦。在全世界的考古發掘中,這種人獸形玦只有在台灣出現過。而在人獸形玦上面,正可以找到類似雲豹的圖騰(張岱屏 nd)。
台灣雲豹第一次被列入科學文獻的記載中是在1862年,是由第一個踏上台灣的西方國家官員史溫侯(Robert Swinhoe,當時在英國駐打狗領事館工作)所記載下來的。在那一年,史溫侯於英國的《倫敦動物學會集刊(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簡寫為PZS)》上,發表了〈福爾摩沙島上的哺乳動物(On the Mammals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這篇文章,裡面提到了台灣獼猴、台灣黑熊、台灣石虎、台灣雲豹等哺乳動物,這也是這些動物第一次見諸於正式科學文獻的紀錄(Hall 1999)。
然而,從1862年到現在的140幾年來,雖然台灣的原住民陸續一直有人宣稱看到雲豹,卻從來沒有研究者真正看過台灣雲豹的活體、甚至是活體照片,因此也無法確定原住民所看到的,就是台灣雲豹(鍾麗華 2004)。以台灣的動物園所豢養的雲豹而言,目前有紀錄可查的雖然有15隻,但都不是台灣雲豹,而是從別的國家進口的「蘇門達臘亞種」或其他亞種(台北市立動物園 2004;台灣原圖集郵世界 nd)。 雲豹為台灣特有亞種。
目前台灣唯一能見到的台灣雲豹,是收藏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內的一隻標本,這是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國立台灣博物館 2003;台灣原圖集郵世界 nd)。而台灣最後一筆野外雲豹的資料,則是出現在1983年。當時東海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的研究員張萬福,在一個原住民獵人的陷阱中發現了一隻已死亡的幼豹(鍾麗華 2004)。1987年2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請美國貓科專家羅賓維茲博士親臨台灣的大武山察視。羅賓維茲的結論是台灣尚有幾處環境尚屬完整、而和泰國雲豹出沒地區之棲息環境相似的地方,有可能還存在著雲豹(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1998)。
從2001年開始,為了對台灣雲豹做更準確的紀錄,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和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開始分別在南部的大武山和中部的山區,在600個以上的觀察點裝設了自動照相機,想要對台灣雲豹進行觀察記錄。該計劃延續了將近3年,卻始終不見台灣雲豹的蹤影。學者認為,台灣雲豹可能已經絕種,即便沒有絕種,恐怕也難以繁衍下去了(鍾麗華 2004)。
[編輯] 台灣雲豹小檔案
外型特徵:身長60-100厘米;尾長50-90厘米,幾與頭胭等長,與豹尾長度相差無幾;重量16-23公斤。全身黃褐色;額頭至肩部有數條黑色縱帶,頸側及體側具有大塊雲黑斑。身上斑點每隻各異,頸部斑點細長,腹部兩側大斑向後,圍輪廓深厚而向前者淡細,中間部面積大,並雜以粽黃及少許黑毛,遠望如朵雲故名雲豹。四腿處斑點往下逐漸縮小,尾部上下均有斑點
食物:肉食性動物,會捕食樹上的猴子、松鼠及鳥類等中小動物,亦會潛伏於樹上,俟羌、鹿等獵物自下面經過時飛撲而下咬其頸部致死而食。
分佈:曾經分佈在台灣東部和南部山區,近年來只有玉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以及玉山國家公園的梓仙溪地區,分別在1990年及1996年有發現疑似雲豹足跡的紀錄。
習性:雲豹是晨昏活動頻繁而偏夜行性的動物,常單獨活動。白天棲息在樹幹上或斷崖的岩石下面,到夜晚才現身伏擊行徑上的動物。但它並非完全是樹棲性,也常在地上行走或是撲追動物。可能的棲地為原始或次生闊葉林、混合林或針葉林
面臨問題:族群量不明且極可能已經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