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位於亞洲中國尼泊爾之間,分佈于青藏高原南緣,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北緯35°14'21",東經74°35'24",海拔8125米),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北緯29°37'51」,東經95°03'31」,海拔7756米),全長2400公里。主峰珠穆朗瑪海拔高度8844.43米。
根據板塊構造學,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 所以現在喜馬拉雅山仍然在緩慢上升中。喜馬拉雅山脈約有70多個山峰。
山區冰河
全球有七成的淡水是凍結於冰河中,而喜馬拉雅山區的淡水集中量,是北極以外最多的地區。喜馬拉雅山區冰河供應諸多亞洲河流所需的淡水,包括黃河長江恆河印度河湄公河等等。
在聖母峰附近曾經測得的最低溫為零下60℃,但是自1970年代以來,由於山區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使得山區冰河正大量縮減消融,冰河的迅速消退不但會先使河流的水位暴增,造成洪澇;幾年之後河水水位將會下降而形成乾旱或是更嚴重的生態問題。許多學者已經向聯合國提議將聖母峰及其周圍地區列為「全球受氣候變化衝擊的危險地區」。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松鼠


體長約22公分;體背面棕褐色,一般腹面為栗紅色,有時連四肢內側都呈栗紅;有些個體卻僅有紅色腹中線,甚至完全不帶紅色。尾巴差不多與身體一樣長,尾毛黑褐先端淡棕色,有些個體具有灰白色尾端。 赤腹松鼠為樹棲、日行性動物,以晨昏最為活躍。與一般認知不同,牠們並不住在樹洞裡,而是以帶葉的細枝編織高掛樹梢的球形巢,巢比足球大些,內櫬柔軟的樹皮、纖維等較為舒適的材料。無論雌雄,赤腹松鼠都有自己的樹巢,有時不止一個。雌松鼠自然也在巢裡養育幼兒,每胎兩仔,通常一年繁殖一~二胎。赤腹松鼠主要以植物的果、花、葉為食,偶而也攝取一些動物性食餌。在台灣,可能由於過去伐取低海拔闊葉林木,改以外來的柳杉大面積造林,在棲息地生物多樣性驟失的情況下,致使柳杉造林地遭松鼠危害。林木樹皮被啃咬,輕則變形重則死亡,造成巨額的損失,赤腹松鼠也因此被冠以森林害獸之名而備受關注。
分佈---海拔2500公尺以下森林至平地平地、果園、竹林、次生林,到中海拔原始闊葉林、針葉林等。 赤腹松鼠適應能力強,無論果園、竹林、次生林、闊葉林、針葉林裡都可發現其蹤跡。分佈於東南亞、不丹及台灣。食性:最愛吃植物種籽、果實、嫩芽、花朵、小蟲及鳥蛋等,有儲藏食物的習慣。生性膽小而敏感且十分迷糊,常忘了自己儲藏食物的地點,然而拜其健忘所賜,被埋在土裡的種子才能發芽生長,成為大自然的生力軍。以植物為主食,吃堅果、花及嫩芽,也會吃昆蟲、蟲纓及蕈類、在育幼其還會吃鳥蛋。飼養可餵食香蕉、木瓜、蘋果、番石榴、鳳梨、玉蜀黍、並補充維生素 E。型態:體長約20公分左右,體重約500公克以下。有棕色肚皮,一對紅色大眼 睛、一對大門牙。腹面為紅色毛,配上一身褐色短毛及膨鬆的大尾巴,約10多公分長,所以又叫「膨鼠」。尾毛極為蓬鬆,背部為暗灰褐色,腹部及四肢內側為紅栗色。
松鼠影片

台灣雲豹0.0

灣雲豹(學名: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屬於台灣特有亞種貓科動物,也是台灣島上最大型的野生動物之一。儘管自80年代中期起,便無人再親眼看到野生台灣雲豹的蹤跡,然而,牠一直被視為是最珍貴的野生動物,甚至屬於台灣原住民之一支的魯凱族好茶部落,還認為他們的祖先就是從台灣雲豹變來的。台灣雲豹原為棲息在中低海拔闊葉林間的大型貓科動物,在土地被大量開發之後,台灣雲豹被迫遷往高山,最後的棲息地是玉山大武山
台灣雲豹的簡史
考古學者在距今3000多年的台灣卑南遺址當中,曾經發現過3件陪葬用的人獸形玦。在全世界的考古發掘中,這種人獸形玦只有在台灣出現過。而在人獸形玦上面,正可以找到類似雲豹的圖騰(張岱屏 nd)。
台灣雲豹第一次被列入科學文獻的記載中是在1862年,是由第一個踏上台灣的西方國家官員史溫侯(Robert Swinhoe,當時在英國駐打狗領事館工作)所記載下來的。在那一年,史溫侯於英國的《倫敦動物學會集刊(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簡寫為PZS)》上,發表了〈福爾摩沙島上的哺乳動物(On the Mammals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這篇文章,裡面提到了台灣獼猴台灣黑熊台灣石虎、台灣雲豹等哺乳動物,這也是這些動物第一次見諸於正式科學文獻的紀錄(Hall 1999)。
然而,從1862年到現在的140幾年來,雖然台灣的原住民陸續一直有人宣稱看到雲豹,卻從來沒有研究者真正看過台灣雲豹的活體、甚至是活體照片,因此也無法確定原住民所看到的,就是台灣雲豹(鍾麗華 2004)。以台灣的動物園所豢養的雲豹而言,目前有紀錄可查的雖然有15隻,但都不是台灣雲豹,而是從別的國家進口的「蘇門達臘亞種」或其他亞種(台北市立動物園 2004;台灣原圖集郵世界 nd)。 雲豹為台灣特有亞種。
目前台灣唯一能見到的台灣雲豹,是收藏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內的一隻標本,這是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國立台灣博物館 2003;台灣原圖集郵世界 nd)。而台灣最後一筆野外雲豹的資料,則是出現在1983年。當時東海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的研究員張萬福,在一個原住民獵人的陷阱中發現了一隻已死亡的幼豹(鍾麗華 2004)。1987年2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請美國貓科專家羅賓維茲博士親臨台灣的大武山察視。羅賓維茲的結論是台灣尚有幾處環境尚屬完整、而和泰國雲豹出沒地區之棲息環境相似的地方,有可能還存在著雲豹(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1998)。
2001年開始,為了對台灣雲豹做更準確的紀錄,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和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開始分別在南部的大武山和中部的山區,在600個以上的觀察點裝設了自動照相機,想要對台灣雲豹進行觀察記錄。該計劃延續了將近3年,卻始終不見台灣雲豹的蹤影。學者認為,台灣雲豹可能已經絕種,即便沒有絕種,恐怕也難以繁衍下去了(鍾麗華 2004)。

[編輯] 台灣雲豹小檔案
外型特徵:身長60-100厘米;尾長50-90厘米,幾與頭胭等長,與豹尾長度相差無幾;重量16-23公斤。全身黃褐色;額頭至肩部有數條黑色縱帶,頸側及體側具有大塊雲黑斑。身上斑點每隻各異,頸部斑點細長,腹部兩側大斑向後,圍輪廓深厚而向前者淡細,中間部面積大,並雜以粽黃及少許黑毛,遠望如朵雲故名雲豹。四腿處斑點往下逐漸縮小,尾部上下均有斑點
食物:肉食性動物,會捕食樹上的猴子、松鼠及鳥類等中小動物,亦會潛伏於樹上,俟鹿等獵物自下面經過時飛撲而下咬其頸部致死而食。
分佈:曾經分佈在台灣東部和南部山區,近年來只有玉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以及玉山國家公園的梓仙溪地區,分別在1990年及1996年有發現疑似雲豹足跡的紀錄。
習性:雲豹是晨昏活動頻繁而偏夜行性的動物,常單獨活動。白天棲息在樹幹上或斷崖的岩石下面,到夜晚才現身伏擊行徑上的動物。但它並非完全是樹棲性,也常在地上行走或是撲追動物。可能的棲地為原始或次生闊葉林混合林針葉林
面臨問題:族群量不明且極可能已經絕種

台灣雲豹

台灣雲豹(學名:Neofelis nebulosa brachyura),屬於台灣特有亞種貓科動物,也是台灣島上最大型的野生動物之一。儘管自80年代中期起,便無人再親眼看到野生台灣雲豹的蹤跡,然而,牠一直被視為是最珍貴的野生動物,甚至屬於台灣原住民之一支的魯凱族好茶部落,還認為他們的祖先就是從台灣雲豹變來的。台灣雲豹原為棲息在中低海拔闊葉林間的大型貓科動物,在土地被大量開發之後,台灣雲豹被迫遷往高山,最後的棲息地是玉山大武山

台灣雲豹的簡史
考古學者在距今3000多年的台灣卑南遺址當中,曾經發現過3件陪葬用的人獸形玦。在全世界的考古發掘中,這種人獸形玦只有在台灣出現過。而在人獸形玦上面,正可以找到類似雲豹的圖騰(張岱屏 nd)。
台灣雲豹第一次被列入科學文獻的記載中是在1862年,是由第一個踏上台灣的西方國家官員史溫侯(Robert Swinhoe,當時在英國駐打狗領事館工作)所記載下來的。在那一年,史溫侯於英國的《倫敦動物學會集刊(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簡寫為PZS)》上,發表了〈福爾摩沙島上的哺乳動物(On the Mammals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這篇文章,裡面提到了台灣獼猴台灣黑熊台灣石虎、台灣雲豹等哺乳動物,這也是這些動物第一次見諸於正式科學文獻的紀錄(Hall 1999)。

然而,從1862年到現在的140幾年來,雖然台灣的原住民陸續一直有人宣稱看到雲豹,卻從來沒有研究者真正看過台灣雲豹的活體、甚至是活體照片,因此也無法確定原住民所看到的,就是台灣雲豹(鍾麗華 2004)。以台灣的動物園所豢養的雲豹而言,目前有紀錄可查的雖然有15隻,但都不是台灣雲豹,而是從別的國家進口的「蘇門達臘亞種」或其他亞種(台北市立動物園 2004;台灣原圖集郵世界 nd)。 雲豹為台灣特有亞種。
目前台灣唯一能見到的台灣雲豹,是收藏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內的一隻標本,這是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國立台灣博物館 2003;台灣原圖集郵世界 nd)。而台灣最後一筆野外雲豹的資料,則是出現在1983年。當時東海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的研究員張萬福,在一個原住民獵人的陷阱中發現了一隻已死亡的幼豹(鍾麗華 2004)。1987年2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請美國貓科專家羅賓維茲博士親臨台灣的大武山察視。羅賓維茲的結論是台灣尚有幾處環境尚屬完整、而和泰國雲豹出沒地區之棲息環境相似的地方,有可能還存在著雲豹(彭明敏文教基金會 1998)。
2001年開始,為了對台灣雲豹做更準確的紀錄,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和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開始分別在南部的大武山和中部的山區,在600個以上的觀察點裝設了自動照相機,想要對台灣雲豹進行觀察記錄。該計劃延續了將近3年,卻始終不見台灣雲豹的蹤影。學者認為,台灣雲豹可能已經絕種,即便沒有絕種,恐怕也難以繁衍下去了(鍾麗華 2004)。

[編輯] 台灣雲豹小檔案
外型特徵:身長60-100厘米;尾長50-90厘米,幾與頭胭等長,與豹尾長度相差無幾;重量16-23公斤。全身黃褐色;額頭至肩部有數條黑色縱帶,頸側及體側具有大塊雲黑斑。身上斑點每隻各異,頸部斑點細長,腹部兩側大斑向後,圍輪廓深厚而向前者淡細,中間部面積大,並雜以粽黃及少許黑毛,遠望如朵雲故名雲豹。四腿處斑點往下逐漸縮小,尾部上下均有斑點
食物:肉食性動物,會捕食樹上的猴子、松鼠及鳥類等中小動物,亦會潛伏於樹上,俟鹿等獵物自下面經過時飛撲而下咬其頸部致死而食。
分佈:曾經分佈在台灣東部和南部山區,近年來只有玉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以及玉山國家公園的梓仙溪地區,分別在1990年及1996年有發現疑似雲豹足跡的紀錄。
習性:雲豹是晨昏活動頻繁而偏夜行性的動物,常單獨活動。白天棲息在樹幹上或斷崖的岩石下面,到夜晚才現身伏擊行徑上的動物。但它並非完全是樹棲性,也常在地上行走或是撲追動物。可能的棲地為原始或次生闊葉林混合林針葉林
面臨問題:族群量不明且極可能已經絕種

[編輯] 台灣雲豹之謎
2007年,鍾榮峰先生依據「史溫侯於1870年在英國的《倫敦動物學會集刊(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上,發表的〈Catalogue of the Mammals of China and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 〉這篇文章中,史溫侯把他自己於1862年曾經發表的雲豹(Leopardus brachyurus)歸為與Temminck先生早先所發表的豹貓(Felis macrocelisTemminck )為同一種」而對「台灣雲豹之謎」提出新的論點鍾榮峰指出:「事實上1870年,史溫侯已經將他原先於1862年發表的雲豹(Clouded leopard)改為豹貓(Clouded tiger),也修正了學名,因此,雲豹是否存在於台灣,自1870年起,應該是一個新的生物科學議題,嚴謹的講起來,史溫侯並不能算是發現台灣雲豹,因為1870年他修正他自己1862年發表雲豹的報告。」

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台灣獼猴

台灣獼猴
台灣獼猴是島上除了人以外,唯一的靈長類動物。在一段太魯閣的山居歲月裏,牠們常來造訪屋前,構樹上橙紅的果實。
寧靜的山區,很容易就感覺到枝椏間傳來的異常騷動。想推開房門一探究竟,剎那間,周遭突地整個靜默下來,是一種刻意靜音的氛圍。邁到門前長廊的時候,發覺有三、四隻獼猴端坐樹上,正瞪視著我。最近的一隻,如果牠夠和善的話,能夠使我放心,將手探過二樓的欄杆,也可以跟牠來個"第三類接觸"。
顯然,牠不理會人們認為應有的禮儀,開始對我齜牙裂嘴,握緊樹枝搖晃的沙沙響藉以威嚇。我只是倚著欄杆,靜靜的看著牠們。挑釁卻引不起任何的反應,不久,牠索然乏味的走回主幹,露出牠的紅屁股,背對著我、故意忽視我的存在,繼續享用牠的大餐。其他的猴子本來就距我較遠,見狀也就繼續採食那鮮紅欲滴的漿果。
接下來的幾天,牠們只當我是走動的空氣,連威嚇、瞪視都省了,再不因為我的出現,放下牠們進行中的事。甚至離長廊較近的樹梢上果實,牠們也敢接近摘取。看到牠們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使我好奇--構樹的果實究竟是什麼滋味?依常識推論:一種生物能吃的東西,他種生物卻不見得能吃,但想想同是靈長類的我們,食性應該會比較接近,決定來年構樹果實新紅的時候,也要搶在牠們之先嚐一嚐。
獼猴的食材可多著!包括山中的珍饈-箭筍。有時在林中小徑漫步,看到剝落的箭筍殼,想是德魯固婦女採摘的,他們折下筍子抓住筍尖,向外旋了兩下,就靈巧的將筍殼給剝了開來。之所以認定是獼猴採食的,就是翻開筍殼一看,裏面還殘留有一節的筍肉,牠們只啃咬了最嫩的筍尖部分。
走到被徵收的水蜜桃果園,沒人看管下,只見青綠的果子落了滿地,就知道這群山大王們大駕光臨過這裏。成熟的果實可以裹腹,青綠的果子可以玩耍,吃重要、玩也重要,牠們的這種習性,幾乎要讓果農抓狂,申訴著,開放獵殺侵入果園潑猴的許可。
除了另一種靈長類外,這些當代的孫悟空再沒有天敵。但也不是沒有意外的發生,在中橫公路上就撿到過一隻,年約三、四歲摔死的小公猴(馬有失蹄,猴有失手?)。是單純的意外事件呢,還是遭到排斥、追趕所致?
一般猴群是:以母猴們帶著牠們的小猴為主,一群大約一、二十隻,再由一隻雄壯威武的公猴統領。長成的年輕公猴,可能受到猴王的威迫,離開猴群一段安全距離之外,形單影隻的或是另外形成一個次團。想在群猴中辨識出獼猴王來並不困難,找出最神氣、行進中總是捲起尾巴的那一隻便是。大膽狂徒,敢在牠面前捲起尾巴就試試看,說不定這就是那隻小公猴落得如此命運的可能原因。
猴子團結的力量也是很嚇人的,長春祠附近防護用的明隧道在修築初期,工人們就受到不滿環境遭人為改變的猴群,丟石子襲擊。只是牠們不懂得要長期抗戰,洩了憤後就走,另尋別處,適合牠們的新天地 影片欣賞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大象










大象





泰國北部的雨林裏,象夫騎著他的愛象來到河邊洗澡
大象天生愛水,象夫經常利用這段時光與大象培養感情
自從有了馴化的大象,就有象夫這種行業
他們的情誼歷經千古而不曾改變
亞洲象也是亞洲最具代表性的動物
在亞洲人的信仰、戰爭、藝術、醫藥、工作及日常生活中
亞洲象與人類的親密關係已有好幾千年歷史
然而二十世紀初,地球上曾經還有二十多萬頭亞洲象
如今僅存數量只剩三萬五千到五萬頭之間
為了生存空間,人象之爭愈演愈烈
這群亞洲人的千年老友,生存愈來愈困難台北動物園的亞洲熱帶雨林區裏,林旺甩鼻擺尾,兀自嚼著牠最愛吃的甘蔗。八十五歲了,臉上的老人斑愈來愈多,但牠腦袋的縐折裏,仍然深深刻著這一輩子走過的痕跡。
林中之王的記憶
「大象永遠不會忘記(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這句美國成語,把源自希臘俗諺的「永不忘記傷害的駱駝(The camel never forgets an injury)」替換成大象,因為大象的記憶力比駱駝更為驚人。
研究大象的動物學家,都強調大象記憶絕佳。一頭馴化的工作象,可以記得至少四十個來自象夫的指令;牠同時能辨認許多人、動物,以及生活的點點滴滴,即使平均壽命達五、六十年,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牠曾經遭受過的恩惠與傷害。而大象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動物,就是因為牠們的腦子會在有生之年繼續發展,腦容量通常可以增加百分之六十五。



此時的林旺,應該還記得十六年前,從圓山搬到木柵時,跌落壕溝的那一跤。



四十八年前,剛搬進圓山動物園,與當時年僅五、六歲的馬蘭,硬是結為夫妻;新婚之夜,受到小嬌妻的冷落,接二連三吃閉門羹。
也許牠還懷念著牠的元配阿沛,那是五十五年前,夫婦倆隨著孫立人將軍從珠江口離了岸,經過兩天兩夜的折騰,來到高雄港;不意阿沛竟意外死亡,牠的骨骼標本至今還陳列在台灣博物館裏。
更早的一甲子之前,林旺的本名該是叫做「阿美」,緬甸語的意思是「林中之王」。在「中國遠征軍」來到之前,二十六歲的林旺正夥同十三位同伴,為日軍拖砲、搬運糧彈。



這一輩子,林旺是再也回不到故鄉了,在那遙遠的緬甸山區,在那濕熱多雨的熱帶雨林裏。
台灣原本不曾有過大象的足跡,一頭來自緬甸的大象明星,把這種亞洲最具代表性的動物──亞洲象(Elephas maximus),活生生地刻畫在許多台灣人的童年記憶裏。
亞洲象,華聖頓公約組織(CITES)列為附錄第一的瀕臨絕種動物,主要棲息地以印度次大陸、斯里蘭卡為核心,向東達緬甸、泰國、越南等南亞國家,往南延伸至、馬來半島、婆羅洲、蘇門答臘等東南亞地區,大約有三萬五千隻到五萬隻左右的亞洲象,分散在十三個國家、四十四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亞洲象自從五千萬年前與牠的兄弟非洲象分家之後,牠們的生活領域不像今天這般局促,從西亞的兩河流域,往東延伸到中國的黃河流域,都曾經有牠們活躍的蹤影。
未曾深化中國的大象文化
中國人與大象的關係,光是甲骨文的象形文字中,從大象形貌轉換而來的「象」字,就足以代表中華文化起源的時候,曾經是與大象為伍的。
四千多年前,正值中國的仰韶文化,相傳舜在歷山(今天山西一帶)教人農耕時,曾經馴服了一頭公野象,為他耕田。直到三千年前,青銅時代的商朝仍然有過殷人騎象攻打東夷的紀錄。當時黃河流域森林覆蓋率高,大象在華北平原上優游漫步,極為稀鬆平常。
大象這種象徵孔武有力的巨獸,祭典儀式時,化為青銅器裏雕琢精密的雕塑;長長的象牙,成為中國工藝最上乘的精品;堅硬的象皮,被製成抵擋弓箭的盔甲。就連皇帝駕崩之後,也要用巨大石象守在皇陵之前,生生世世捍衛著皇權。
當然偏好以動物為藥材的中醫藥材裏,大象也不被放過。例如象牙被用來做為利尿劑,治療癲癇、骨髓炎、天花、黃疸、不孕症;象肉是治瘡疤的藥方,牠的膽汁可治口臭,象的眼球混合乳汁可用來治療眼疾,象皮可以治療外傷及皮膚潰爛,象骨是解毒劑,也可以治療嘔吐、腹瀉、改善食慾不佳。
然而中國這個在北方建立起來的文明,與大象的情誼並沒有維持多久,隨著漢人勢力擴張,大象的生活領域一再退讓。到了公元五百年左右的南北朝,長江以北已經沒有野象的蹤跡;十七世紀初的明朝末年,只剩湖南、兩廣還有野象出沒。到了二十世紀,野生大象一度從中國境內全面消失,直至九○年代,近百頭的野生象從雲南西雙版納「回國」,如今已回升到三百頭左右。
數千年來,真正從生活上落實所謂「大象文化」的,也只有雲南的少數民族了。漢朝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曾經記載:「有乘象國,名約滇越。」這裏的滇越,就是今天的雲南。
象在雲南的歷史上,有用來作戰,有馴養牠來犁田、搬運木材貨物,也有當成坐騎。明朝洪武及萬曆年間,明軍在平定雲南的時候都碰過象陣,戰況慘烈,還把擊斃的象「烹以饗士」,犒勞軍隊。
明熹宗天啟年間,在平定滇東盜匪的一次戰鬥中,有一頭象「噴鼻中泥水作雲霧,直挫賊鋒……復捲一悍賊擲天墜地,蹴踏如糜」,後來這頭象中毒箭而亡,軍民還為牠立象冢,並有墓誌銘記載牠的功績,這座墓至今仍然保留著。
明代以來,傣族的最高統治者劃地養象,設有象官、象奴,給養象田,當成坐騎的大象就好比今天的賓士轎車,是尊貴身分的象徵。不過隨著「象口」減少、甚至一度消失,馴象技術也跟著失傳。直到一九九六年,西雙版納孟養自然保護區的野象谷成立了一所大象訓練學校,中國行將泯絕的大象文化,才又從這裏找回一點薪傳。



象頭神風靡南亞



整個亞洲,人類與亞洲象建立起的微妙情誼,能歷經亙古而不變的,就要算印度古文明了。
對印度人來說,亞洲象不只是「一頭會馱重或征戰的動物」,在人們的生活及文化上,已經和大象不可分割,印度就有一門學問,叫做大象學(Gajasastra)。即使今天亞洲象數量銳減,印度的大象仍然占亞洲象的百分之五十七。



古印度的宗教文學文獻吠陀(Veda)提到,公元前一千二百到一千五百到年前就已經有馴化的大象,牠們被稱為有「手」(hastin)的野獸,意指大象長長的鼻子,今天,印度語的大象就叫做hasti。
也的確,大象那布滿五萬條肌肉的長鼻子,既強而有力,同時又柔軟嬌弱。當牠發威的時候,或者甩「手」一揮,重擊敵人,或者把對方纏繞捲起,猛地往地上摜;另一方面,它也是一隻靈巧的手,不論吃東西、摘花、撿硬幣、剝香蕉,或者與對方輕柔撫觸,沒了這隻手,大象可能一刻都活不下去。
印度廟裏,或者印度民眾家裏的神龕前,少不了印度人又敬又愛的象頭神甘尼沙(Ganesha)。甘尼沙的塑像變化萬千,但不外乎騎在一隻名叫發哈納(Vahana)的黑鼠上,這是祂御用的僕人和交通工具;祂的脖子上掛著一串花環,頭戴金黃色的皇冠,象牙一隻完好,另一隻則斷了半截,蜷曲的鼻子垂掛在祂的大肚子上,四隻手有的持著匕首、叉子、鞭繩、死者頭顱,有的則握著貝殼、鐵餅、棍棒,以及祂最喜愛的甜米球。
甘尼沙是濕婆神(Siva)的兒子,因為一場誤會,被父親砍下頭顱,祂的母親雪山女神帕娃蒂 (Parvati)得知後,邀集眾神讓兒子起死回生,後來接上一顆公象的頭,甘尼沙果然復活了,成為日後印度人崇拜的象頭神。
過去印度人寫書信,總會先在開頭寫上:「榮耀歸於甘尼沙……。」又因為甘尼沙以親切、仁慈、聰慧著稱,一般相信牠能帶來智慧,消除災禍,所以印度人往往在做生意、求學之前,先參拜一下甘尼沙,祈求象頭神保佑。當然,甘尼沙那胖嘟嘟、帶點滑稽的形象,也隨著印度教徒的擴散,傳遍東南亞。

影片[記仇的大象!]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金瓜石的奇景˙˙




星期日時我跟爸爸和媽媽去金瓜石- -+
開車開到一半我就說〔哇!好美麗又好奇怪的雲.後面傳出太陽的奇怪光線!^^〕
於是我忍不住心中的喜悅並拿起相機拍攝下來^^
我請爸爸停下車來觀賞這個奇景-.-

台灣藍鵲


美麗的台灣藍鵲是台灣特有種鳥類,主要生活於中、低海拔的闊葉林中。牠們的身體大致為藍色,頭、胸部為黑色,嘴及腳為鮮紅色,牠們有條佔了全身2/3的長尾巴,尾巴的末端是白色的,飛行的時候顯得非常飄逸動人,民間稱呼牠們為「長尾山娘」;當牠們成群移動時,是一隻接著一隻、依序地飛過樹間,好似正在進行熱鬧的廟會遊行一般,人們便稱呼這種隊伍為「長尾陣」。


  雖然在外型上頗為優雅,台灣藍鵲的性情卻極為凶悍,具有強烈的攻擊性;尤其對於接近鳥巢的動物,更是毫不留情。牠們的鳥巢看起來頗為粗糙,大多是以枯枝為材料隨便搭建而成,常築於大樹上較高的部位;台灣藍鵲也是非常合群的動物,繁殖季時通常會有數隻藍鵲共同哺育一窩幼雛,而成鳥在帶食物回巢時,通常都會事先在一旁將食物做過仔細的處理後,才送到幼鳥的嘴巴裡去,以確保幼鳥不會被食物中太硬的部份卡住喉嚨;根據研究的結果顯示,幫助藍鵲親鳥共同繁殖的個體都是親鳥的親戚或較早出生的子女,可見牠們是相當和樂的大家庭呢!

  台灣藍鵲也是雜食性的鳥類, 舉凡昆蟲、果實、兩棲類或小型哺乳類等等都吃,有時也會接受人類的餵食,甚至會跑到垃圾場去尋找垃圾為食,這和牠們美麗優雅的外型配起來,真是非常的格格不入呢!

影片欣賞


無尾熊


無尾熊是來自七千多公里、位在南半球的澳洲。由於大陸漂移及長時間的物種演化,現今全世界的無尾熊僅分布在澳洲東部低海拔(南緯15~38度之間)、不密集的尤加利樹林中。其地理分布情形大致可分為昆士蘭地區、新南威爾斯地區以及維多利亞地區,這三種無尾熊外型上略有不同。無尾熊通常棲息在樹叉間,偶爾也會在樹枝上休息,這與大部分樹棲的有袋類不同,因為無尾熊既不住在樹洞裡,也不用小樹枝及葉子築巢。

無尾熊屬於夜行性動物,白天大部分的時間是在睡眠和休息。 大部分的攝食、移動及社會行為通常發生在夜晚。無尾熊每天花在睡眠及休息的時間約18~20小時,約佔80%的時間。每天有4~6次的攝食(約共占1~3小時),每次從20分鐘至2小時不等,且攝食的行為常在黃昏進行。而移動等其他行為,只佔每天活動的小片斷。

無尾熊的超爆笑的奇怪動作-.-

國王企鵝


其外表與皇帝企鵝相似但顏色更為鮮豔,嘴部也比皇帝企鵝來的長,耳斑有不同的色調及形狀。幼鳥有較淺的黃色耳斑及較暗的下顎板,且國王企鵝寶寶的顏色為褐色。亞種間的不同在嘴及翅膀的長度。

國王企鵝主要分佈於亞極區和溫帶區。如:南非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南非的南端海域、紐西蘭南方海域的馬奎利島...等等。

國王企鵝最愛的食物是魚和烏賊,但不是每次潛水都能捕獲到食物,大約865次潛水捕食僅86次(10%)成功而已。

國王企鵝是體型第二大的企鵝,其外表與帝王企鵝相似,但更鮮艷。
 國王企鵝集體繁殖,有領域性,每對領域的範圍約1平方公尺。不築巢,每窩下一個蛋,由雌雄輪流孵蛋52-56天。雛鳥孵出時幾乎全裸,第一次的絨羽淺灰或褐色,第二次則轉為暗褐色,約40天大加入幼鳥群,10-13個月羽翼豐滿。小企鵝會被照顧約一年的時間。5-7歲達到性成熟。企鵝很長壽,據說可以活20-30歲呢!
 國王企鵝游泳的速度範圍在每小時8到幾乎10公里。它們是了不起的潛水員;根據紀錄它們能潛到 510公尺深的水下並能在水底待 18 分鐘。 僅在浮冰區域內的南極洲裡能發現國王企鵝。這些鳥類能夠在攝氏 0 度的溫度下生存。
 國王企鵝即使在海洋中也一起游泳、進食及潛水。企鵝群為它們的成員提供保護,防止飢餓及寒冷。如果企鵝太熱,就會舉起它的鰭狀肢,讓身體的兩面暴露在空氣中散熱。 當企鵝飢餓時,它們會開始成群的走在一起,當它們在陸地上用像蛙鞋的雙腳笨拙地蹣跚而行時,人們喜歡觀察企鵝滑稽的走路模樣及頭部的轉動。
 對於國王企鵝,雪上行走更有效的方法是用它們的肚子作「平底雪橇」般的滑行,使用它們的鰭狀肢及腿來推進。在水中,這些鳥類是熟練的游泳及潛水高手。像海豚一樣,每隔幾英尺企鵝要浮出水面來呼吸。
  國王企鵝不太有或根本沒有嗅覺,它們的味覺也是有限的。它們在陸地上可能是近視的,但在水裡面,它們的視力會好一些。由於企鵝有渾厚重疊的油性皮毛形成防水外皮,提供極佳的禦寒功能,所以能待在極寒冷的氣候裡,而且必須要適當保養這身皮毛,它們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國王企鵝會以在水中扭動及翻轉的動作,用鰭狀肢摩擦自己的身體,進行幾分鐘的梳洗。
 國王企鵝透過呼叫及一些習慣性的動作來做彼此的溝通和交流,例如頭及鰭狀臂的擺動、彎腰、打手勢等等。在爭奪地盤時,它們會表現出像瞪眼、指向對方及衝撞之類的好鬥姿態。單聲的恐嚇呼叫,是用來警告掠食者的怒吼。
 國王企鵝在陸地上沒有掠食者,因此它們也不怕人類。在水中,它們的黑白顏色使它們幾乎不能被水上及水下的掠食者所發現。成年的企鵝主要的掠食者是海豹,大海燕可能造成國王企鵝幼鳥三分之一的死亡率。

企鵝的影片來摟!^^